川季记者从四川省消委会获悉
中国消费者报成都讯(记者刘铭)4月2日,川季记者从四川省消委会获悉,度医第一季度,疗及全省各级消委会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666件,医药用品投诉解决率97.56%,投诉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62.56万元。增长其中,川季共受理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3389件,度医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8倍。疗及
按投诉性质划分,医药用品涉及质量问题方面的投诉投诉3997件,占总量的增长29.25%;价格问题3593件,占26.29%;合同问题1300件,川季占9.51%;售后服务问题1084件,度医占7.93%;虚假宣传问题647件,疗及占4.73%;安全问题272件,占1.99%;计量问题247件,占1.81%;假冒问题166件,占1.21%;人格尊严问题29件,占0.21%;其他问题(涉及多项投诉性质或难以归类的投诉问题)2331件,占17.06%。
按商品种类来分,涉及医药及医疗用品、食品、日用商品类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。与2019年同期相比,医药及医疗用品类、农用生产资料类的投诉呈上升趋势,而其余种类均呈下降趋势。按服务种类来分,涉及生活、社会服务,销售服务,文化、娱乐、体育服务的消费者投诉居前三位。与2019年同期相比,除销售服务、教育培训服务、生活、社会服务、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的投诉比例有所增长外,其余服务类别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。
自疫情发生以来,口罩等防疫用品作为生活必须品消费需求激增,在一定时间内供需失衡,成为投诉的重点。第一季度,全省消委会组织共受理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3389件,较2019年同期的117件增长近28倍。其中价格问题2276件,质量问题620件。消费者投诉集中表现为:一是个别经营者未按规定明码标价,或以明显高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防护用品;二是经营者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口罩,对口罩配送设定条件,但未事先告知消费者;三是药店等正规渠道口罩、防护服等防疫用品供不应求,微信群、朋友圈等渠道售卖的防疫用品进货渠道、产品质量没有保障。
疫情发生以来,居家隔离、店面停业导致消费者与经营者之前签订的合约不能履行,从而引发投诉。第一季度,全省消委会组织共受理销售服务类投诉796件,同比增长了5倍。因疫情阻挡出行路,餐饮住宿退订成难题。第一季度,全省消委会组织共受理餐饮、住宿类投诉976件,同比增长218%。
责任编辑:24
相关阅读
- “坚果”投影机虚标参数 “深圳火乐”终审被判三倍赔偿
- 转谷氨酰胺酶对食品蛋白特性的影响(二)
- 厂家积较调价,总体出库一般!,行业资讯
- 老铺黄金股价飙升 市值突破400亿港元
- 钢化玻璃的8个真相|90%的人不知道怎么选!,企业新闻
- 广西桂林完成首家化妆品企业信用修复
- 食品添加剂对甜瓜采后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研究(一)
- 北京公布5起旅游市场违法典型案例
- 《来自汪星的你》郭富城变“小狗” 泪洒首映现场
- 玻璃幕墙该如何隔热保温 用什么方法制造镀膜玻璃,行业资讯
- 综合一次查!四川资阳探索推行融合监管新模式
- 浙江省举行中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“百千万”行动交流会
- 《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》MV 于谦唱跳秀rap
- 鱼缸用哪种玻璃材料做的 做玻璃鱼缸应该用什么胶,行业资讯
- 山东宁阳:开学日检查学校食堂安全
- 老铺黄金股价飙升 市值突破400亿港元
-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
- 浙江湖州:“三个提前”助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
-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:补充电解质要讲科学
- 该怎样正确使用擦玻璃器 双层玻璃内水蒸气怎么擦,行业资讯